21世紀最大金融泡沫,正在形成?
四年時間,微策略(MicroStrategy)這家公司市值足足翻了約80倍。從默默無聞到“風口上最靚的仔”,MicroStrategy一手靠著比特幣,另一手靠著杠桿,成為美股新的“故事之王”,風頭甚至要壓過英偉達。
?
但翻看歷史,你會發現這家公司在最初與加密貨幣毫無關系,其首席執行官邁克爾·塞勒(Michael J. Saylor)是一個天馬行空的人,在他30歲時,最愛干的事是每周帶一個約會對象到辦公室,并遞給她一本書,讓她在他工作的時候整天看書。
?
然后在下班回家后,邁克爾·塞勒會在午夜時分讀兩英寸厚的西方文明史大部頭。他的朋友和同事直言,他寧愿把周末的時間花在打造“下一個甲骨文”上,而不是去追求愛情或到俱樂部打高爾夫球。
?
歷史中自有通向未來的道路,邁克爾·塞勒大抵是在漫長的人類史中找到了對貨幣的全新認識,在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后,他孤注一擲開始押注比特幣——一邊利用公司現金流持續買進,另一邊也將杠桿利用到極致。今年,MicroStrategy成為擁有比特幣最多的公司,數量甚至多過美國政府。
?
后面的事情我們都知道了,隨著特朗普上臺與比特幣價格持續飆漲,外媒預言邁克爾·塞勒在未來極有可能超越馬斯克,全球首位萬億美元富翁。
?
MicroStrategy究竟是一家什么公司?為何其股價上升如此之快?它是否會成為21世紀最大的“龐氏騙局”?
?
MicroStrategy的崛起
?
微策略公司(MicroStrategy)成立于1989年,由邁克爾·塞勒與其麻省理工學院(MIT)同學桑喬伊·巴塔查亞(Sanju Bansal)共同創立。在拿到DuPont(杜邦公司)25萬美元的融資后,微策略開始在數據挖掘和預測分析領域深耕。
?
公司主要幫助企業更好地理解市場趨勢和客戶行為,其決策支持軟件就像一個自動化顧問,通過分析計算機“倉庫”中龐大的數據來評估公司的實力。
?
一個典型案例是,家居用品巨頭 SC Johnson Wax 依靠 MicroStrategy 的軟件向零售商展示其產品(包括 Raid、Pledge 和 Drano)的銷售速度比競爭對手更快。那時的塞勒說,MicroStrategy 的目標是“讓每家公司都擁有一個水晶球”。
?
到1996年,與?MicroStrategy合作的?150 家公司名單中包括 Crestar Financial Corp、Giant Food Inc、AT&T Corp、強生公司、默克公司等。1990年-1996年,?MicroStrategy每年業績都保持100%增長,在1996年營收達到2500萬美元。
?
“邁克是商業天才,他天生就懂得該做什么以及如何高效達到目標,”曾與他共事的特里·普里貝 (Terry Priebe) 在接受華盛頓郵報采訪時說道。
?
但互聯網泡沫最終還是給了MicroStrategy沉重一擊,微策略在2000年3月宣布需要重述其1998年至1999年的財務報告,因為收入確認方法不符合會計準則。消息公布后,恰逢互聯網泡沫破裂,投資者信心崩潰,公司股價在一天內暴跌62%,并在隨后幾個月內累計下跌超過90%。
?
這一事件讓公司陷入困境,但好在塞勒后續通過裁員、重組和專注核心業務的策略成功帶領公司渡過難關,這段經歷也成為互聯網泡沫時期的典型案例之一。在此之后,公司逐漸恢復了市場信任,并重新確立了其在BI領域的領導地位。
?
押寶比特幣“孤注一擲”,
MicroStrategy是龐氏騙局嗎?
?
如果MicroStrategy一直朝著BI方向發展下去,其股價不會產生幾何式增長,更不會吸引全球投資者的目光。
?
其中的轉折發生在2020年,微策略宣布了一項重大轉型:將比特幣作為其主要儲備資產。微策略在當年8月首次購買了21,454枚比特幣,總價值約為2.5億美元。
?
這一決定由邁克爾·塞勒推動,自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后,各國政府和央行實施了大規模的貨幣寬松政策(如量化寬松),導致塞勒開始擔憂美元等法幣的購買力下降。他意識到,如果MicroStrategy的現金儲備長期存放于美元資產中,可能會因通脹而貶值。
?
于是,他開始深入研究比特幣,并意識到“比特幣是人類發明的第一個真正的貨幣能源網絡”,他開始相信比特幣是一種比傳統貨幣更穩定的價值存儲手段。
?
隨著其與越來越多比特幣信仰者的交流,購買比特幣的行為便一發不可收拾。
?
從2020年開始,MicroStrategy累計產生超20筆比特幣交易。截至2024年12月22日,MicroStrategy及其子公司共持有444262枚比特幣,累計購買成本約為277億美元,平均持有成本為每枚比特幣62257美元。
?
邁克爾·塞勒直接畫了張大餅:MicroStrategy最終目標是成為領先的比特幣銀行,成長為一家價值數兆美元的公司。
?
目前MicroStrategy的資產現狀如何?其持有比特幣是指約在400億美元市值左右,公司估值約在800億美元左右,這意味著拋開比特幣而言公司其他資產價值約在400億美元左右。
?
但據其財報顯示,從2014年到2024年,MicroStrategy來自主營業務(除比特幣增值之外)的收入壓根沒有增長,幾乎可以定性為是一家靠“夢想”撐起估值的公司。
?
關鍵問題是,既然主營業務不怎么掙錢,那買比特幣的錢是哪里來的?答案是全靠債務杠桿。
?
一方面,MicroStrategy今年發行了價值超30億美元的可轉換債券;另一方面,MicroStrategy計劃在未來三年內籌集總計420億美元的資金,其中一半來自股權融資,另一半來自固定收益證券的發行。這些錢都將全部用于購買比特幣。
?
由于自身融到大量資金購買比特幣,因此對于比特幣價格的控制會不斷提升,而只要大家都不賣比特幣價格也會一直拉升,最終MicroStrategy的股價也會持續上漲。
?
所以,只要能夠一直融到錢去持續購買比特幣,那MicroStrategy的股價就成了“左腳踩右腳,扶搖直上天”的游戲。
?
實際上,如今通過MicroStrategy財報分析其業績表現已經不再準確,因為在目前美國會計準則上,比特幣屬于無形資產,當比特幣價格下跌時,需要在財報上予以體現(被稱為“減值損失”),即使價格在不久后回升,這一“減值損失”也無法修正。
?
因此,對于死死捂盤不賣的MicroStrategy來說,不賣就意味著名下的比特幣在未來有著無窮的增長潛力。
?
這是龐氏騙局嗎?先看看龐氏騙局的定義:通過用新投資者的資金向早期投資者支付“回報”,以制造一個高回報、低風險的假象,吸引更多人加入。其本質是不可持續的資金循環,當新投資者數量或資金流入不足以維持時,整個騙局會崩潰。
?
但無論是可轉債還是固定收益證券,這些工具都完全合法,比特幣也早已不是能夠單方面控盤的虛擬資產,SEC也并未對MicroStrategy展開相關調查,所以說MicroStrategy是龐氏騙局的說法站不住腳。
?
共識的強化與坍塌
?
能夠決定MicroStrategy未來命運的只可能是共識。
?
投資者對比特幣信仰的凝聚能被稱為共識,機構對比特幣價值的拋棄也能被稱為共識,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一旦遇到“熊市”,比特幣價格持續下跌引發的死亡螺旋會絞死MicroStrategy:比特幣價格下跌,投資者開始拋售可轉債、固收證券與股權,導致MicroStrategy股價下跌,當比特幣價格跌到一定程度,且MicroStrategy再也募不到資金時,MicroStrategy只能開始變賣比特幣償還債務,最終引發連鎖效應,讓普通投資者血本無歸。
?
但比特幣價格在特朗普任期內會跌嗎?
?
筆者曾在 《瘋狂比特幣:一顆能源炸彈?》 一文中指出,特朗普在勝選前曾對加密行業承諾了三板斧:
?
將美國政府所持有的比特幣納入國家戰略儲備,希望將其作為國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并明確表示“永遠不要賣掉比特幣”;
2.?承諾解雇現任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主席,加速制定對加密貨幣友好的法規,同時暫停央行數字貨幣(CBDC)的發展,CBDC曾一度被視為去中心化虛擬貨幣的“大敵”;
3.?提出加強美國比特幣挖礦和相關產業的支持,以確保技術和金融創新領先,避免中國等國家在該領域主導。
?
特朗普小兒子甚至預測比特幣將達到100萬美元。對于特朗普而言,比特幣的價格似乎已經與其執政成績形成了綁定。從這一角度看,短期內可能很難看到比特幣價格“雪崩”。
?
回顧比特幣過去一年的歷史,其經歷了ETF通過并開放交易、第四次減半、特朗普勝選等多重利好事件。如今的比特幣似乎已經摘掉了“騙局”的帽子,在美國總統篤定的支持下成為令各大銀行及科技巨頭垂涎的“香餑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