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張濤等不起,王興輸不起
![]()
經歷了3年的洗牌,2014年的團購市場基本形成美團、大眾點評兩家獨大的市場話語權格局。
和此前的低調不同,今年以來兩家公司的高管更多地站在公眾面前,除了為業務發展造勢,更為重要的一點則是為赴美IPO造勢。根據虎嗅之前從點評員工處獲得的了解,兩家公司確實都在暗地里較勁,都希望力爭在對方之前登陸美國市場,這一焦點事件結果或馬上將水落石出。 根據彭博社12日的最新報道,大眾點評網正在與高盛、摩根士丹利和德意志銀行就其在美國首次公開售股IPO事宜展開合作。其中兩位人士稱,該公司的IPO或募集約5億至10億美元資金。 上市,張濤一個等不起的選擇 ? 其實早在2005年,在張濤心中就有了上市的計劃。2005年年底張濤就曾公開表示:“如果大眾點評網在未來三五年能做到四五千萬美元的年收入,就會選擇上市。2008年1月,張濤接受采訪時談到大眾點評網將在2008年實現盈利,并在三年后完成上市的目標。同年9月,張濤表示:“按目前美股的市盈率水平,公司凈利潤需要超過1000萬美元才能達到上市條件;而這個目標對于大眾點評網來說大概還需要三年左右的時間”。兩次不同場合的表態,大眾點評都把2011年定為了上市目標年。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隨著2010年團購模式開始進入中國,這也讓大眾點評興奮不已。盡管優惠券業務能給當時的點評帶來不少收入,但公司管理層逐漸意識到單一的模式不是長久之計,團購的“預支付+閉環”和龐大現金流能更能受到資本市場的關注。所以,2011年大眾點評未按原計劃去上市,而是選擇在2011年4月融資一億美元,大力發展團購業務,而這一等就是又一個3年。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58同城、去哪兒、久邦數碼、500彩票網先后赴美上市,大部分中概股獲得市場認可,股價有著靚麗的表現,近期上市的京東股價漲幅已經超過50%,為點評的上市營造了好的背景。 盡管如此,從細分行業看,點評的上市同時面臨的困難也非常艱巨,即資本市場對團購概念并不買單。美國團購鼻祖Groupon最新財報顯示,2014年第一季度,公司的虧損進一步加劇,股價相比較上市最高峰值已經下降近50%。可以看出,美國資本市場對于團購行業的熱度在下降。對于點評來說,接受騰訊戰略投資后,迎來了資本市場“講故事”的最好契機,如果錯失了這次的窗口期,又不知道要等多久。 點評先上市,美團的尷尬在哪? 美團網放出2015年千億、2020年萬億的目標,可以看出其想成為巨頭的夢想,公司的邏輯是生活服務電商市場顯然大于實物電商的市場。過去幾年美團也確實在主營團購業務上取得了飛速的發展,充分享受了一起把蛋糕做大的盛宴。根據團800發布的數據,四月份美團成交億,盡管仍然牢牢團購市場老大的位置,但是離千億目標仍然相去甚遠。 雖然行業的格局開始逐漸清晰,但是洗牌效應給美團帶來的負面影響卻不容忽視。美團網宣傳2014年3月交易額為25.9億),但按營收來算數據相當一般,按2013年美團網交易額160億元算,營收額僅為10億元左右,不到2億美金的體量。 大眾點評的上市節奏顯然已經開始加速,目前看美團的啟動上市的時間表還未定。在赴美敲鐘的問題上,美團顯然不想落在大眾點評之后,只是無故事,不股市,美團的“故事”要怎樣講下去?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網立場
向作者提問
加入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