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玩壞了 X,2000 萬「Twitter 難民」瘋狂涌向這個 App
作者|Moonshot
編輯|靖宇
?
如果現在讓你叫出 X 的兩大明星用戶,你會想到誰?特朗普和馬斯克或許是很多人的答案。
X 上關注者排名,特朗普和馬斯克是前十名里活躍度最高的用戶|圖源:Wikipedia
?
特朗普回白宮,X 和他的第一哥們馬斯克都出了不少力。當年因看不慣其他社交媒體的「政治正確」,看不慣特朗普被 Twitter 禁言封號,馬斯克收購了 Twitter。
在馬斯克大刀闊斧地對 X 進行了改名、裁員、訂閱服務等等一系列政策調整后,
如今 X 的估值已經從被收購時的 440 億美元跌至約 94 億美元,縮水近 80%,公司收入也下降了 84%
,許多主要廣告商也紛紛停止了在 X 上的投放。
最
可怕的是
:
用戶也在跑
。
X 的全球日活用戶減少了15%,而美國用戶減少了 18%。而在美國大選后,這種用戶流失還在加速。
美國大選計票當日,超過 11.5 萬美國用戶選擇停用 X 賬戶
,創下自馬斯克接手以來的最高紀錄。
疑似為了遮掩用戶流失,馬斯克上周還宣布,將隱藏 X 平臺上「點贊、評論、轉發」的數據。對此,馬斯克給出的理由是「這樣界面干凈多了」。
馬斯克將 X 上的點贊等項目數字隱藏起來|圖片來源:X
?
然而,用戶不會消失,只會轉移,而 X 用戶流向的目的地之一,是 Bluesky。
同樣是大選計票日,Bluesky 在當日吸引約了 120 萬名訪客,比 Threads 的 95 萬名訪客還高。11 月 14 日,Bluesky 表示過去一周新增約 250 萬名用戶,總用戶數突破 1600 萬,日活躍用戶飆升至 350 萬,
11 月 19 日,Bluesky 正式突破 2000 萬用戶,自大選日以來增長了 300%
。
所以 Bluesky 是什么?是 X 的「溫和平替」,還是又一次社交平臺的曇花一現,又或是前馬斯克時代的 Twitter 繼任者?
?
真正的 Twitter 繼承者
打開 Bluesky 的頁面,你會以為點進了某個賬號的 Twitter 主頁。
因為它就是以曾經的 Twitter 為藍本,也脫胎于 Twitter 公司,
甚至建立之初,就是想成為理想化的 Twitter
。
這味兒太推了|圖源:Bluesky
?
Bluesky 始于2019年,Twitter 創始人兼時任 CEO Jack Dorsey 在 Twitter 上公布了 Bluesky 計劃,他們想建立一個開放且分散的社交媒體平臺標準,用戶資料更安全,內容推送也不過多受到算法干預。
Jack Dorsey 也曾在 2019 年透露過該計劃,并表示希望讓 Twitter 最終能符合這一去中心化的標準。
Bluesky 在 2021 年從 Twitter 獨立,成立了 Bluesky Social 公司,而在 2022 年,馬斯克入主 Twitter 后,Bluesky 就和 Twitter 切斷了所有法律和財務相關的聯系,并且開始加速開發應用。
Bluesky 的初心是打造一套去中心化社交媒體的技術標準,在 2022 年后,他們想直接成為去中心化的 Twitter。
今年 2 月,Bluesky 才正式開放注冊,十個月時間里,累計了 2000 萬用戶,并且在當下漲勢正盛。
Bluesky 和 Twitter 在頁面上幾乎一樣|圖片來源:Bluesky
?
Bluesky 在形式上與 Twitter 非常相似。以 300 個字符內的文本、圖像和視頻為一帖,用戶可以回復、轉發、引用、點贊。盡管 CEO Jay Graber 非常不贊成,但 Bluesky 的用戶把平臺的帖子就叫作「skeets」(Sky + Twitter)。
讓 Bluesky 備受追捧的也不止是和 Twitter 高度類似的形式,而是從技術到內容,都和 X 處處相反的模式。
?
X 反對的,我們推崇
Bluesky 的核心技術是 AT 協議,它允許不同的社交媒體之間互相通信,用戶可以在不同的平臺上相互關注和互動,而不需要依賴于單一的中心化平臺。
用戶也可以自主選擇數據的存儲位置,可以是自己的服務器或網盤,AT 協議確保了用戶的數據不會被鎖定在單一平臺上。哪怕用戶不想用 Bluesky 了,也可以輕松地帶走他們的內容和數據。
從創建賬號起,就可以選擇內容儲存的服務器|圖源:Bluesky
?
換言之,用戶免于點開一個又一個 App 刷信息流的麻煩,免于擔心被銷號后數據丟失,免于考慮到遷移成本,捏著鼻子也要用一個自己不那么喜歡的社交平臺。
Bluesky 想讓開發人員有構建平臺的自由,也讓用戶有離開的權利
。
?
反觀 X 是怎么做的呢?近日,馬斯克隱晦地表示,X 正在主動限制包含外部鏈接帖子的可見性。2023 年 10 月,他也曾承認「我們的算法優化了用戶在 X 上花費的時間,因此平臺外鏈接不會受到太多重視,因為如果人們通過鏈接跳轉了,花在 X 上的時間就會更少。」
來自著名科技觀察者 Paul Graham 的質疑|圖片來源:X
?
去年 1 月,X 正式禁用第三方客戶端,許多 Twitter 時期著名第三方應用就此落幕,2 月,X 又取消了免費 API,就在 10 月 30 日,X 又宣布最低檔 API 套餐從 100 美元漲到 200 美元。
一系列封堵操作,源于馬斯克想讓用戶、數據、錢都留在 X,實際后果是:三者都在流失。
如今的 X 和承繼于 Twitter 的 Bluesky 就像兩大平臺 icon 的化身,一個黑白分明,匯集于中心的 X,對上了從藍色小鳥演變而來,名為藍天的蝴蝶。
平臺氣質截然不同|圖源:作者自制
?
在內容層面,Bluesky 和 X 的傾向就更明顯了。
X 對外部鏈接的管控和對假新聞的放縱,引發傳統記者和媒體極度的不滿,11月初,英國《
衛報》
宣布,它將不再正式在 X 上發帖,稱其為「一個有毒的媒體平臺」,其所有者(馬斯克)「利用其影響力塑造政治話語」。
此前,外媒曾報道過,馬斯克調整了平臺的推薦算法,使得右傾內容在 X 上的可見度增加;根據 2024 年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項研究,X 在右傾用戶中越來越受歡迎,右傾內容的傳播和互動也更頻繁。
X 上兩大明星人物——馬斯克和特朗普,也在近兩年多次公開支持過右派的政治人物和觀點,甚至在德國表達了對極右翼政黨「另類選擇黨。」(AfD)的支持。
到了今年大選階段,馬斯克不遺余力地助力特朗普,《德國之聲》就在大選后報道稱:「馬斯克不僅自己發布和傳播虛假信息,還會通過轉推分享其他帶有虛假成分、誤導性敘述以及陰謀論的貼文。」據 CCDH 最新發布的報告,
從 2024 年 1 月至 7 月,馬斯克在 X 上發布的假新聞收獲總計 12 億次的閱讀量
。
第一哥們來站臺|圖片來源:AP
?
X 早已不是一個中性的社交平臺,假新聞、陰謀論、騷擾言論、性別對立、網絡暴力、極端右翼充斥著在平臺上,X 在全面向右靠攏。
Bluesky 也難稱中性,2023 年 2 月,Bluesky 開啟了內測邀請制,邀請用戶里有大量的少數族裔社區和亞文化團體,用戶畫像包括記者、跨性別者、黑人藝術家、左翼政治活動家……
《Vice》和《大西洋月刊》都用了「weird(怪咖)」來形容 Bluesky 的早期用戶
,一方面是一種稱贊,一方面也彰顯出 Bluesky 平臺的多元化氛圍。
媒體贊揚 Bluesky 能保持「怪咖初心」|圖片來源:Vice
?
在近期的采訪里,Bluesky COO Rose Wang 曾表示,開放測試期的早期目標是「培養一組能夠幫助宣傳 Bluesky 理念,講述和強化社區文化」的用戶。Bluesky 的服務條款里也寫著「禁止基于『種族、性別、宗教、民族、國籍、殘疾或性取向,以人為目標』的歧視行為。」
不難看出,Bluesky 在平臺傾向上也站在 X 的對立面,向左傾斜。
而且不同于 X 用「推薦關注」等算法形成的回音室,Bluesky 的算法同樣是去中心化的,用戶可以橫跨不同平臺,根據自己的興趣來定制內容推薦算法,而無需依賴某個固定平臺的算法規則。官方功能「自定義摘要」也免于用戶陷入無盡的算法瀑布流。
進入 Bluesky 前的提示|圖源:Bluesky
?
Twitter 曾經是一個全球突發新聞和碰撞想法的廣場(Twitter 名稱正是源自于「嘰嘰喳喳」),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掌舵人的變化,它成為了 X,也在變成某一派政治理念的回音室和擴音器。
「我認為 Bluesky 新用戶的涌入,實際上是因為人們太反感 X 了。」Bluesky COO Rose Wang 說道。
?
怎么賺錢,曇花一現?
Bluesky 不是第一個試圖挑戰 X 的社交平臺。
此前曾報道過的「00 后社交平臺 noplace」
,試圖成為年輕版的 Twitter,但在一陣沖榜后,也不再見有水花。
新興社媒層出不窮,可現狀依舊是流水的社媒,鐵打的 Meta 和 X。
但 Bluesky 與眾不同,脫胎于正統的 Twitter 團隊,繼承了 Twitter 的內容形式,又在技術方式上做了創新,他們秉持著去中心化、多元化、言論自由、數據自由的理念,試圖解決人們對社交媒體多年來累積的不滿:封閉、算法、回音室、網絡暴力……
在當下的網絡環境里,Bluesky 顯得那么完美,又富有理想主義。
但問題是,
理想靠什么維持?如何確保 Bluesky 不成為下一個被買下后消失的 Twitter
呢?
或許是前車之鑒,Bluesky 從公司架構上先做出了不同于其他科技公司的調整。
2019 年,Bluesky 從 Twitter 拿到了 1300 萬美元的開發資金,到 2022 年時獨立成為 Bluesky Social,而后 Bluesky Social 的性質變更為「公益法人」,即它被允許將其利潤用于公共利益,沒有義務必須追求盈利和股東價值最大化。
據官方披露,截至 2024 年底,Bluesky 的運營資金主要來自投資者和風險投資公司,10 月 24 日,Bluesky 宣布 A 輪融資籌集到了 1500 萬美元。
CEO Jay Graber 也承諾 Bluesky 將永久免費使用,目前不考慮廣告的商業模式,他們想在追求價值觀同時實現商業化。
Bluesky CEO Jay Graber |圖源:Wired
?
Bluesky 團隊反思了 Twitter 商業化中遇到的問題:過于專注于平臺,不得不從開放走向封閉,以此販賣平臺價值。Twitter 這種傾向,也在馬斯克治下的 X 被加速了。
Bluesky 商業化的思路是堅守平臺的開放,回到他們自主研發的 AT 協議上,比如他們已經在向用戶出售自定義域名,讓用戶不只有昵稱的命名權,以及把 AT 協議開放給其他應用,以收取授權費等方式。
同時,Bluesky 也在考慮付費訂閱服務,用戶可以付費解鎖更高畫質的視頻,更多可自定義的配置文件等。以及 Bluesky 也試圖在創作者社區里,建立起用戶對創作者的點對點支付服務,用于購買數字藝術品、付費文章、代碼、打賞。
不過,在一個個新用戶注銷 X,注冊 Bluesky 的當下,Bluesky 面臨的財務壓力要遠低于服務器壓力。
「打開 Bluesky 的感覺就像 10 年前登錄 Twitter 一樣。它很怪,但很友好。每個用戶都求知若渴。」許多 Bluesky 新用戶發出類似的感嘆。
而 Bluesky 也在官方博客上發文,慶祝拿到 A 輪融資,上一輪資金大量投資于開發反騷擾和安全工具,目前在平臺上啟動了自定義內容摘要,開源了審核工具 Ozone,自定義域名開始銷售……
看起來,Bluesky 的未來有條不紊,晴空萬里。
「Twitter 難民」們擁立「新王」|圖片來源:Bluesky
?
在博文最后,他們寫道「傳統的社交媒體公司封閉了公共數據,封閉了他們的 API,斷絕了獨立開發者的生計,部署了讓我們猜不透的黑匣子算法。這個舊社媒時代已經結束 —— 在Bluesky,我們將選擇權和權力還給你。」
Bluesky 秉持著古老的互聯網精神,出現在當下,一個 AI 賦能假新聞,立場極端又對立的混亂時代,無論他們能保持多久的初心,能否徹底撼動 Meta 和 X,他們都建立了一套新的規則,呈現出互聯網和社媒應有的面貌。
世界太需要這樣的社交媒體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