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W咖啡背后:北京眾創空間身影浮現
北京商報記者 馮秀英
眾創空間是順應網絡時代創新創業特點和需求,通過市場化機制、專業化服務和資本化途徑構建的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開放式的新型創業服務平臺的統稱。這類平臺,為創業者提供了工作空間、網絡空間、社交空間和資源共享空間。
專家認為,眾創空間的概念外延與孵化器略有重疊,但應比后者范圍更大。一方面,眾創空間比傳統意義上的孵化器門檻更低、是可以更方便地為草根創業者提供成長和服務的平臺;另一方面,眾創空間不但是創業者理想的工作空間、網絡空間、社交空間和資源共享空間,還是一個能夠為他們提供創業培訓、投融資對接、商業模式構建、團隊融合、政策申請、工商注冊、法律財務、媒體資訊等全方位創業服務的生態體系。
5月7日上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出現在中關村創業大街,并走進3W咖啡與創業者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總理在這里喝咖啡的照片瞬間在網上瘋傳,讓3W咖啡聲名大噪。
幾天來,3W咖啡館門外不斷有人拍照留影,“總理同款咖啡”帶“黃金圈”的香草卡布奇諾也成了人們的最愛。
科委主任爭當創業導師志愿者
“去年中關村創業大街開街時,科委帶來一塊牌子,把創業大街作為眾創空間的試點,當時的想法就是給這里更大的創新空間。不到一年的時間,今天我們就是來兌現承諾的。”北京市科委主任閆傲霜說。
5月4日,也就是總理來創業大街的3天前,閆傲霜親自帶隊,在創業大街舉行“北京市眾創空間集聚區眾創空間授牌儀式”,授予集聚區內的36氪、3W咖啡等25家入駐機構“北京市眾創空間”稱號。她同時宣布,年內將組成“首都創業導師志愿服務團”,讓北京中關村科學家、高級科研人員、創業服務機構等經驗輻射全國有需求的地區,帶動創新創業。
閆傲霜說,全國很多地區在探索科技創新創業服務業發展,但缺乏專業的運營團隊、服務經驗。通過導師志愿服務團,一方面,幫助服務當地的創業服務機構,促其發展,同時也在探索北京作為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其創業服務業品牌服務輸出,發揮北京優勢資源輻射帶動作用。
“我要報名當創業導師志愿者”。身為市科委主任,閆傲霜希望為創業者們提供更多的信息資源。她表示,今后將利用北京科技試驗條件平臺,把一些重點實驗室、研究中心的試驗設備,“鏈接”到創業大街,“稍微加一點硬件輔助,把你們腦子里的創意變成至少可以演示的產品”。閆傲霜說,“例如3D打印技術就可以做很多”。
“今后,一年我要來兩次,將來要是有一天沒有官員身份了,我首先選擇在這條街上做咨詢。”閆傲霜說,她特別期待借助志愿者的身份,將創業大街作為政府部門聯系年輕創業者的窗口。今后,市科委將定期進駐創業街,為創業者解讀政策,提供科技信息,收集創業者的意見和建議,分享好的項目和創意,為創業者提供更好的服務、更多的機會。
創業大街四大眾創空間模式
中關村創業大街上有幾家咖啡館,名氣比較大的是車庫咖啡、3W咖啡、Binggo咖啡、雕刻時光咖啡、IC咖啡等。前三家又以“創業咖啡”而聞名,前來喝咖啡的多是創業者與投資人。新奇的構思與以百萬、千萬元為單位的風投資金的故事,每天在這里上演。
自去年6月12日開街以來,這里就受到社會廣泛的關注。目前大街上已聚集各類新型創業服務機構近30家,各機構服務模式和特點各異,形成了創業投資、硬件平臺、教育培訓、投融資對接等一批特色鮮明的服務模式,為創業者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空間、網絡空間、社交空間和資源共享空間,形成了為創業企業提供早期辦公、投融資對接、商業模式構建、團隊融合、媒體資訊、創業培訓等全方位服務的創業生態體系,并在全國產生了巨大的反響。
“3W已經不僅僅是創業咖啡,創新傳媒、孵化器、基金、人才招聘等服務品牌,不僅為創業者提供交流空間、辦公空間、種子輪投資、人才招聘等系列服務,而且在服務創業者的同時,3W自身也發展迅猛,其旗下拉勾網已完成A輪融資。”市科委負責人說。
據介紹,“北京市眾創空間”的創業大街入駐機構服務模式和特點各異:有硬件平臺型,以服務創客群體和滿足個性化需求為目標,將創客的奇思妙想和創意轉化為現實產品,為創客提供互聯網開源硬件平臺和創意思想碰撞交流的空間,如:IC咖啡、硬創邦等;有媒體延伸型,主要利用媒體宣傳的優勢為企業提供線上線下相結合,包括宣傳、信息、投資等各種資源在內的綜合性創業服務,如36氪、創業家等;有投資促進型,主要以資本為核心和紐帶,聚集天使投資人、投資機構,依托其平臺吸引匯集優質的創業項目,為創業企業提供融資服務,并幫助企業對接配套資源,從而提升創業成功率,如因果樹、天使匯等;有教育培訓型,側重對創業者進行創業教育和培訓輔導,以提升創業者的綜合能力為目標,充分利用豐富的人脈資源,邀請知名企業家、創投專家、行業專家等作為創業導師,為企業開展創業輔導,如聯想之星、亞杰匯等。各創業機構通過滿足創業者投融資、人力資源、創業交流等多方面的需求,取得較好的服務效果。如:天使匯平臺匯集了超過1萬個創業項目,900位認證投資人、130多個項目完成融資。
眾創空間“零門檻”創業
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市科委將在中關村創業大街開展三項試點。其中包括,市科委與創業大街共同研究提供眾創空間的建設標準,由創業大街對街區眾創空間等新型創業服務機構的工作和績效進行評價,以及補貼支持資金的確定和發放。為創業企業搭建新技術新產品的首發平臺,通過各種渠道宣傳推廣創業企業的產品,助推創業企業打通和拓展市場渠道。此外,市科委還將推出“首都創業導師志愿服務團”,組織本市優秀創業服務機構的代表、投資機構的代表,在京外展開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科技合作。一方面服務當地創業服務機構發展;另一方面,探索本市創業服務機構品牌和服務的輸出。
中關村創業大街掛牌成為“北京市眾創空間集聚區”,這些眾創空間將集成現有的各項科技政策支持、各類資金支持、專家團隊支持,幫助創業者實現創業夢想。創業者只要帶著創意,就可以在這里“零門檻”創業。
據介紹,眾創空間不僅可以從提供辦公空間等方面降低創業成本,降低創業門檻,還可以作為交流平臺,讓創業者更方便地獲取科技資源。眾創空間將與首都科技條件平臺對接,創業者可直接使用高校、大院大所的實驗室;眾創空間還將與全市大量的科技成果對接,創業者可以用較小成本在既有科研基礎上突破,同時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眾創空間還可與政府、高校、大企業的專家團隊對接,幫助創業者找到適合不同領域的創業導師。
按照計劃,眾創空間今后還將在工商注冊、創新券使用等方面實現突破。例如,工商注冊可以嘗試虛擬注冊、網上注冊;創新券除了給小微企業發放,還可以直接給創業團隊發放。“在校大學生創業團體,不用成立公司也可以拿到政府創新券資助。”閆傲霜說。
今后,本市還將在更多具備條件的孵化器、高校、企業掛牌成立眾創空間,讓創新創業“不再是少數人的選擇”。最終,創業群體將從“小眾”走向“大眾”。據閆傲霜介紹,本市將全面推進眾創空間建設,鼓勵社會資本建設資源高效流動和對接的眾創空間,支持眾創空間提供專業化、集成化、便利化的服務,源源不斷地培育和輸送優秀企業,釋放蘊藏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之中的無窮創意和無限財富,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打造新常態下經濟發展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