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率不到10%,壞賬率3%,行健金服完成6000萬元B輪融資,阿里前CEO陸兆禧參投
前兩天一家科技金融服務商“行健金服”宣布完成6000萬元B輪融資,本輪領投方是 快的打車 、 蘑菇街 、二維火的天使投資方 阿米巴資本 ,同時,行健金服也獲得了前 阿里巴巴 集團CEO陸兆禧的投資。此前的2016年7月,行健金服還曾獲得中關村大河資本數千萬元A輪投資。
行健金服CEO沈斌
網絡借貸風險事件頻頻發生,關于互聯網金融企業合規經營的討論不絕于耳。行健金服雖然成立的較晚,2016年3月才剛剛成立,但是創始團隊確是非常有經驗,行健金服總裁李文豐和CEO沈斌均為清華大學計算機系畢業,從事金融軟件開發及大數據分析系統開發工作20多年,團隊中的多名骨干都隨創始人在線上借貸領域有過多年經驗,是圈內最早一支接觸互聯網小額線上貸款的團隊,所以公司發展也就順理成章地順利和迅速。
沈斌回憶,在上一輪投資時,阿米巴資本就想進入,只是因為行健已經拿到了TS才比較遺憾地錯過。但當時阿米巴 合伙人 趙鴻不急不惱,沈斌告辭時,趙鴻還把他一路送到電梯口。后來沈斌說,這個投資人真是不錯,有機會應該還可以再合作。再之后趙鴻每隔兩三個月去上海,都會到沈斌的公司看看他。去年12月底趙鴻問,你們要不要再融?幾個月以后沈斌就和阿米巴簽下了TS。趙鴻又把行健金服推薦給了前阿里巴巴CEO陸兆禧。
網絡借貸這個行業說老實話良莠不齊,但行健金服一直跟正規的金融機構合作,連互聯網小貸公司都很少合作,“我們在自律方面無可挑剔”,沈斌說。據透露,陸兆禧投資行健金服的最重要原因之一也是三個字:正規軍。
沈斌介紹,所謂正規體現在幾點。首先在業務合作當中,行健從頭到尾不碰錢,用戶跟金融機構直接發生借貸關系。對合作金融機構來說,行健的角色是做獲客、風控和服務(所以公司其實叫“行健金服”而不是“行健金融”)。
既然做貸款,就不可避免貸后對逾期未還的用戶進行“催債”,行健的方法也別具一格。“電話轟炸絕對不行,雖然用戶欠金融機構的錢,對他的銀行征信記錄有影響,通過這些方式能起到威懾的作用,但我們會用相對平緩的方式告訴用戶,你欠了金融機構的錢會有什么后果。”在沈斌看來,電話轟炸的影響太壞了。
所謂貸款業務,其實也是在做貸款產品,一樣都是借錢給別人,但額度不同、周期不同、利息不同,會促成不同的貸款產品,行健目前的主力借貸產品布丁小貸服務的對象實際上是被傳統金融機構忽略的一群剛工作的年輕人。過去大家認為這群人沒啥金融需求,實則不然。
因為團隊接觸金融行業頗早,行健試驗過很多針對年輕人的產品,團隊根據年輕人的收入水平分成幾個等份,提供消費場景也提供現金、租房貸。
他們曾經試過給一線城市白領做借貸產品,比如租房貸,利息設置較低,只要有租房合約就可以借錢給用戶,但很快這個相對“高端”的市場做不起來,卻沒想到最后真正成功的是放款上限5000元的布丁小貸。
“你想想這些相對高端的人群,手里都有好幾張高額的信用卡,一張信用卡有40多天的免息期,你怎么跟信用卡打?”沈斌反問。團隊一度以為年化利息做到15%~20%、最高放貸1萬~2萬、可以分期的市場好做,其實市場根本不存在。況且收入越高的人現金需求占的比例越小,所謂的現金需求可能也不存在。
驚喜反而出現在放貸5000元封頂的市場。這個市場的用戶非常年輕,可能只有一張額度在2000塊錢的信用卡,或者根本沒有信用卡(你大概很難想到市場上還有零元額度的信用卡吧,先存錢再消費,作用是累計信用值),布丁小貸便瞄準這一類年輕人群。
“小額信貸,通常是救急而不不救窮,年輕人處于人生上升期,他今天缺個1、2千塊錢,承擔稍高些的費用和利息借了錢,比如多花了幾十塊錢(利息),但對于職業上升期的年輕人來說根本沒有問題。只要他在努力奮斗,一次漲薪就能把所有多支出的費用窟窿全部補回來了。”沈斌說。
這個需求和這種消費行為,在很多人眼里都有些出乎意料。剛開始發現布丁小貸受歡迎后,團隊也不以為意。用戶難道借這個錢不覺得費用貴嗎?直到行健做了用戶回訪,才發現這群用戶其實沒有用借款的視角看這筆錢。
一個用戶告訴他:“我月末缺錢,要是先找同事借1000塊,第一是比較難看,人家覺得我老是來借錢;第二我借完錢不能白借,總得請人吃個飯吧?又難看又要花錢,現在多好,我借了錢誰也不知道,有錢時還上就是了。”
“他們比價的對象不是我們眼里的利息,而是跟別人借錢他還得額外花的100多塊錢和面子,他覺得他省到了。”沈斌說。何況按時還款還為用戶累積了信用值。
與布丁小貸配套的產品是布丁信用,從運營商記錄、人行征信、支付寶、淘寶、京東、實名認證幾個維度進行審查,如果用戶還認證了學信網、 攜程 、單位郵箱、公積金社保記錄等,信用值會提高。
布丁小貸的審查通過率不到10%,壞賬率控制在3%,風控評判標準也不太一樣,比如很多大公司都愛用的通過電商購物行為來建立風控模型,在沈斌眼里并不精準。“電商的購物行為對一個人的風控作用幾乎沒有,因為信用記錄好的人和記錄壞的人數據一樣。”
相比之下,更好的判斷標尺可能是社交。行健正在用通話記錄、通訊錄、群組等“圖關系”做風控,“假設隨便找到1萬人,查看他們的通訊錄和通訊記錄,大概可以分成幾個群,如果一個群里記錄壞的人比較多,基本上你可以認為這個群的人記錄都偏壞。這種方法非常非常準”,沈斌說。
行健判斷一個用戶的行為有兩個基本點:一是判斷其驗證資料的真實性,能否將虛擬人物跟實體人物聯系起來;二是在評分之前要做反欺詐,把用戶的各份資料拿出來交叉驗證,雖然單獨看電商數據不一定可取,但淘寶的購物記錄在交叉驗證時會派上用場。用戶一旦申請了貸款,會被行健要求填寫電話地址,如果電話地址同時在淘寶中也被當作過收貨地址(時間越久越準),信用分值就會大大提高。
現在布丁小貸每個月收到30多萬份申請,全由數據完成抓取。此外在評分時,行健比線下提交資料多了額外的手段,但判斷準則相似,教育程度越高信用越好,生活越穩定信用越好。
跟抵押貸款完全不同的是,抵押貸款不審人只審物,但信用貸款只看兩條——教育程度和生活穩定性。
比起線下信用貸款可能找到用戶的公司去做盡調,行健在線上的判斷手法,會通過線上APP活躍時間、GPS生活軌跡等來做判斷。移動互聯網支付給了它很多別的手段,省去了當面做盡調的過程。
這些屬于貸前風控。貸后風控也會通過很多手段,在感覺到風險時對用戶暫緩借款,減少額度。大多借貸都發生在手機端上,“每次還了馬上就借,實際上是一個很不好的行為”。類似行為多了,行健可能會拒絕這名用戶;另外,操作APP的時間段多發生在深夜,也是一個“生活不穩定”的信號。在長時間的數據積累后,找到“壞人”,通過采集各種數據維度去研究“壞人的共性”, 包括使用的APP時間、頻度、借款時間、借款頻率等,再不斷學習完善規則。
在過去,銀行難以介入這些小額貸款用戶,因中國傳統銀行全做的是房貸、車貸等抵押貸款,信用貸款也就是這幾年才興起,行健希望跟金融機構結成利益共同體,為其帶去增量的業務和增量的收入,抓住這群被傳統機構忽略,或根本服務不到的人。
這還不是指為銀行的傳統環境做服務,行健還要在為其帶來增量業務的過程中實現分享。這也是大量做類似服務的公司普遍的做法,基于為傳統的金融機構提供硬件軟件集成云服務,再提供核心環節的服務,比如行健在做的獲客、客戶運營、風控,可能是原先的機構所不具備的能力,雙方獲得共享收益。
除了貸款產品的創新,行健還擅長線上獲客和營銷,這也是傳統營銷做不了的。行健的營銷團隊做流量分發出身,論線上獲客能力,一年下來累積了將近500萬注冊用戶。在運營上,行健看重“社群激活率”, 把產品口碑做好,抓住已注冊用戶的口碑傳播。“已注冊用戶的身邊至少有30~50%也是我們的用戶。”
沈斌認為三點最關鍵:到賬率要高,布丁小貸的到賬時間通常只有兩三分鐘;催賬態度好,催收暴力一直有很壞的社會影響,很多公司壓根沒有貸前貸后風控,純粹是把催收當成風控;系統穩定,常做積分返點活動,讓用戶感覺愉快。
不過行健的目標不是成為一個現金貸公司,畢竟是做技術出身的團隊,知道數據能發揮的更大價值。現在大多數同類公司都站在十字路口,前面有兩條路:一是成為金融集團,做各種貸款產品;二是成為金融科技服務公司。前者當然利潤更高,但后者有更大的商業想象空間、更好的估值,也已經在美國有個對標公司——黑騎士。
黑騎士只做單一的金融領域:房產抵押,做精做深。對被服務用戶來說,找到一個房子抵押價值最高的機構即可,并不需要跑遍每一家機構。黑騎士同時為貸款用戶和機構服務,利用的是多年來從服務一家機構開始做出的口碑,評估準確、數據準確、對房產市場足夠了解,不會讓價格過高或過低,對貸款人篩選精準。所以有了口碑之后,即便貸款人個體找不到金融機構,通過黑騎士平臺估算后,一樣可以拿到貸款。
“行健的目的就是這個,”沈斌說。這需要有C端客戶的獲客能力,并在C端有良好的口碑;也需要在單一金融領域比另一端的金融機構更專業、更資深,甚至可能這個機構根本沒進入這個領域,因為跟行健合作,才促成這個增量生意。而這個模式的核心是他強大的業務風控能力、服務能力和良好的聲望,最終C端和B端用戶獲益。
“以目前來講,先服務好三五家金融機構。”沈斌說。因為這門生意在金融上的擴張速度會受到資金的限制,短期內難以取得太多放款機構的信任。金融機構需要看到公司的運營數據和表現。
也是因為資金來源有天花板,行健金服目前只找了一個單一市場,也許會永遠專注于服務這群25歲左右的人。但這個人群也像其他產品一樣,隨著人生階段不同,會有自然退出,未來行健還有可能對使用頻率降低的用戶再推出新的產品,降低重新獲客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