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嚴互金整改意,為何對宜人貸、有利網影響不大
文.Fintech資深評論員.李安嶙
近日,北京監管部門向各網貸平臺下發了一份名為「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事實認定及整改要求」的文件,全文共計8大項148條——這個被稱之為「互金行業判例法」的整改要求,又一次在各大媒體的頭條位置被冠以了「史上最嚴」之名。
「史上最嚴」,不僅是被媒體使用的高頻詞匯,更是網貸行業監管的常客。每一次被提及,都會在投資人中間激起浪花:這會不會成為行業的又一個拐點?我的錢在里面會不會受到影響?
近期網貸投資人對網貸整改合規的問題都高度關注,我就此事咨詢了一些從業人員。
關于整改,據說宜人貸、有利網、人人貸等大型平臺已經收到整改意見書。我理解,其實收到整改意見書的平臺,應該都是沒有大問題的。據了解,比如有利網,就已完成大部分整改事項,剩余事項也會在監管要求的時間內完成,平臺的正常運營不會受到太大影響。
以宜人貸、有利網等為例,平臺成立較早,且在網貸行業已具相當規模。其最新動態,也可看作目前主要大平臺的代表性現狀。
我也就最近許多網貸投資人和行業關注的問題做了調研和了解,來談談對近期互金整改意見的理解。
關于平臺對接小額貸款公司究竟是否合規?
此次《整改要求》中比較受媒體和網貸投資人關注的一條還有:禁止資產端對接金融交易所產品、對接融資租賃公司產品、對接典當行、對接保理公司、對接小額貸款公司、對接擔保公司等其他形式。相比于此前《暫行辦法》當中規定的「不能開展證券化業務和打包債權」,此次整改要求的表述更加詳細具體。
不過對于此條,我看到一些媒體簡單的誤讀為:平臺不能對接小額貸款公司。引起了許多網貸投資人的不安,我與專業人士和業內同行做過交流后,認為:這條意見主要是禁止小貸公司打包轉讓其已經形成的資產,而小貸公司直接推薦借款人的形式是符合監管要求的直接借貸,不會收到影響。這方面,有利網是很典型的對接小額貸款公司的平臺,但其模式都是真實借款標的的一一對接,因此合規方面是沒有問題的。
也就是說,如果平臺方通過對接小貸公司、擔保公司,搜集借款人、借款項目資料,放到網上供人投資,則不會有不合規的地方。
關于風險準備金,如果取消了如何保證投資安全?
最新的監管意見也對網貸平臺的自擔自保行為提出了限制,要求平臺不得設立風險準備金,這一度引發大量投資人的擔憂,如果風險準備金取消,那么投資人的投資安全能否得到保障?
其實對于這一條,投資人不必過度擔憂。據我和從業者理解,監管禁止的是平臺自己出資設立風險準備金的行為,因為這容易引發風險堆積、使得平臺自身異化成信用中介。
現實的操作中,許多平臺已經做到盡力合規化。以積木盒子為例,其和第三方合作設立逾期債權收購基金,用來收購違約債權,以保障投資人利益。以有利網為例,風險準備金均來源于外部的合作機構,平臺要求合作機構從每筆借款服務中提取相應的金額作為風險準備金。從我的角度來看,這些做法沒有違反監管禁止平臺自身出資設立風險準備金的規定。
不過,風險準備金畢竟是大量網貸平臺的基本投資保障措施,包括宜人貸等大型平臺,仍然在采取此種方式對沖投資人風險,對風險準備金的后續監管態度與平臺調整方向,值得關注。
銀行存管仍然最重要,已簽協議的平臺都在快馬加鞭
另外,在所有的合規項中,銀行存管是最為重要的項目之一,也是投資人最為關注的事項。銀行存管上線其實非常復雜,體量越大的平臺,銀行存管難度更高,因為有更大量的存量數據需要按照銀行的要求去整理、規范、核對、標準化。
具體來說,一般體量比較大的平臺,存管對接則需要半年左右的時間。這當中有很多數據整理工作無法用計算機完成,需要人工操作。
據悉,早前與華夏銀行北京分行簽定了存管協議的有利網,就是由于標的分散,數據量巨大,因此對接工作也相對繁瑣,所以對接較慢。不過據我了解,目前有利網在銀行存管方面,已經進行到第二期的數據對接,并確定將在監管要求的時間之前上線。
對于互聯網金融行業來說,野蠻生長的時代顯然已經成為歷史,經歷過大浪淘沙行業洗牌之后,擁抱政策、不斷規范,才是行業發展的正途。在行業幾輪廝殺中存活下來并突出重圍的平臺,都已經清醒地意識到了這一點。
誠然,從監管層的角度來看,無論是「史上最嚴」也好,「最無情」也罷,其真正目的都是要將網貸平臺定位成第三方中介平臺,這也是互聯網金融最終的大勢所趨,作為網貸平臺要么迎合政策調控方向,要么依據規定申請牌照合法開展業務,才能迎得更好更健康的長遠發展。
以我看來,整個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還將會越來越清晰,像宜人貸、有利網、人人貸這些專注小額分散的老牌平臺還是非常值得放心投資的。
李安嶙,互聯網觀察者,著名專欄作者,高層對話聞名。他是閱讀量超過10億的專欄作者,文章見百度百家、新浪科技、網易科技、搜狐客戶端、今日頭條、一點資訊、虎嗅、鈦媒體、界面新聞、藍鯨TMT、艾瑞等國內數十家頂級專欄,文章轉載與商務合作加個人微信號:lianlin8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