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紅火一時的眾籌平臺點名時間賣身 創始人張佑退出
雷帝網 雷建平 7月27日報道
曾經被稱為中國Kickstarter的眾籌平臺“點名時間”日前已正式賣身給91金融,將作為一個子版塊納入91金融旗下摘星眾籌平臺。
點名時間納入91金融體系后,依然會保持獨立運營,由91金融聯合創始人吳文雄負責,未來會以文化創意類產品眾籌為主,智能硬件也可能會涉及。
點名時間CEO張佑向雷帝網證實了這一消息,稱自己已經退出,完全交棒。
張佑還在朋友圈表示,謝謝所有曾經參與過這個夢想的項目團隊、我的天使投資人、經緯中國、我的合伙人、我的同事伙伴、圈內的媒體和投資圈的朋友,以及91金融的朋友,人真的太多我無法一一列舉。
“但你們都知道你在我心中的份量。這一路上沒有大家的幫助,不可能讓點名時間成為這么多人的記憶。交棒給91之后請大家繼續支持他們。感謝大家,一切盡在不言中。后會有期!”
張佑還說,謝謝大家,好一陣子不能發布消息真的很痛苦,終于不用再憋了!還在創業的朋友加油,我先放假去了不要太羨慕我哈哈哈哈哈…………。
此次收購點名時間的91金融成立于2011年9月,旗下包括91金融開放平臺、91金融云、91金融超市、摘星眾籌等平臺,涉及貸款、保險等平臺及產品。
91金融CEO許澤瑋日前對雷帝網表示,之所以收購點名時間,是因為91金融之前也有眾籌業務,效果還不錯,而點名時間進入眾籌市場早,有大量的用戶群,對91金融的業務也會是好的補充。
“點名時間的眾籌業務也走過好幾個周期,雖然在轉型過程中有很多坎坷,但對后進者幫助很大。”
據許澤瑋透露,91金融和點名時間背后有一個共同的投資人——經緯中國,在經緯中國的牽線下,最終兩家走到了一起。
之所以點名時間被91金融收購后不更名,還保持獨立運營,也是因為眾籌業務和傳統的金融業務的模式不太一樣。
資料顯示,點名時間是國內最早的獨立眾籌平臺,成立于2011年5月,最初的模式與美國眾籌平臺Kickstarter相似,曾完整的探索了中國式眾籌的發展之路。
2014年8月,上線三年的點名時間突然宣布自己將放棄眾籌平臺的定位,轉型為智能硬件首發平臺。點名時間的業務轉為為智能硬件廠商做廣告和營銷服務,將產品重新包裝、定位和定價。
為何點名時間當初放棄眾籌平臺定位?張佑曾說,
以前做眾籌時有個問題,用戶分為兩種,一種是極客,一種是大眾消費者,兩種人的需求不一樣。極客群體要的是參與感,他們希望在產品還沒做出來之前,能參與到整個開發過程,你有BUG我幫你找出來,這個時候產品是不成熟。
而對于大眾消費者來說,你的產品不成熟,是次品,他們不愿意幫你測BUG,他們希望拿到質量好的產品。
這兩種用戶的喜好和思維習慣是完全不一樣的,目前眾籌不管如何去做,都無法兼顧到這兩種用戶,所以眾籌本身是存在問題的。點名時間現在把兩種人群分出來,通過“首發預售”和“1元公測”兩種項目模式來消除眾籌模式存在弊端。
張佑還認為,眾籌本身“詞不達意”容易誤解。眾籌這個詞,有的人認為是幫助、有的人認為是投資、有的人認為是預售,不同的消費者有不同理解和看法。你把這些項目標注為眾籌,消費者很難判斷你這背后的項目屬于哪一個類型,所以詞義上就會給人誤導。
對于成熟團隊不希望給人一種印象:我的產品是在眾籌期。那樣是只有不成熟的團隊才愿意接受的標簽,所以這對成熟團隊是一個錯誤的標簽。所以“眾籌”這個詞匯不適合某類型的團隊,對小團來說容易種混淆,對用戶也容易混淆。還有人以為是股權眾籌,甚至認為自己可不可以投資這些項目。
不過,在嘗試智能硬件首發平臺后,點名時間又進入特賣領域——智能硬件限時搶購。此后,點名時間的轉型一直也不太順利。
實際上,不僅僅是點名時間,同一批的眾籌網等股權網站運營不太順利,一方面是國內政策方面影響,另一方面是股權和金融等領域發生碰撞后會激發利益空間,眾籌形成被“玩壞”口碑。
眾籌平臺很難有好的商業模式。比如,2015年9月22日,眾籌網站Kickstarter就宣布重新改組為“公益公司”,創始人稱將不追求將公司出售或上市。
隨著京東、阿里巴巴等巨頭切入股權眾籌市場后,對原有的眾籌網站也形成了很大沖擊,這兩家很快在市場份額上后來居上,成為行業的后起之秀。
—————————————————
雷帝觸網由資深媒體人雷建平創辦,版權為作者及所在公司所有,其為頭條簽約作者,若轉載請寫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