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MWCS 2016看YunOS如何探索物聯網的未來
6月29日,MWC2016上海世界移動大會(MWCS 2016)在上海舉行,本屆展會再一次成為國內消費電子產品、虛擬現實以及物聯網技術的華麗展示。這屆MWCS 2016,智能手機為代表的消費電子產品相對而言聲量較小,亮點不多。虛擬現實這樣的時髦技術以及物聯網產品、解決方案的展示才指引了未來科技的發展方向。
移動聯通電信三大運營商全力建設5G,華為、大唐電信、聯發科技這樣的電信設備商在4.5G、5G的技術中前行,高通在5G實驗平臺也呼之欲出,阿里的YunOS則是在云計算、大數據、軟件生態上展現系統整合。上汽、海爾、朵唯等終端制造商則是在終端層面上對物聯網展開融合。
系統、軟件、硬件、芯片、終端,物聯網產業鏈上下游技術提供方、產品提供商結合在一起,MWCS 2016展會上最大的意義和價值也正是初步呈現了物聯網世界的樣子。如果說物聯網的未來是山洞外的光明,那么今天的上下游廠商就是山洞里的野人,它們雖然不能夠完全確定未來世界的形態,但是卻攜手分工,邁向走出山洞的路上。
穿不透物聯網的屏障,智能手機的連接困境
“智能手機連接一切”,這是移動互聯網發展上十年來,業內普遍認同的觀點。智能手機作為移動的計算中心,已經成為了人們生活和工作的核心。智能手機一方面像是一個線上的世界,把人們從現實生活中拖進這個虛擬的世界里,另一方面卻又無法和生活中的物理連接構成聯系。
今天的智能手機已經裹挾了所有人的生活。這種裹挾讓每個人都在超級APP以及流量漩渦之中不斷下沉無法抽身。購物、飲食、出行、閱讀、學習乃至是工作都已經離不開智能手機,智能手機可謂是連接一切的中心。
連接雖好,但智能手機的連接更多局限在兩個層面,一個層面是人與內容的連接,智能手機誕生了豐富的內容基礎,讓傳統的娛樂、消閑方式都被搬到了一個四五寸的小屏幕上,每個人幾乎每時每刻都離不開手機消閑;另一個層面則是在O2O連接,人們日常生活中通過智能手機獲取和其他人之間的協作關系,完成商業交易。
智能手機很多時候對日常生活中的硬件是沒辦法對物理連接和本地連接進行改造的,或者說這種改造顯得還有些稚嫩、拙劣。這讓很多日常生活中的大件物品還是處于信息孤島的狀態。比如說家庭里的空調、洗衣機、電飯煲等家庭電器乃至是家庭電路,都處于工業化階段。
所謂工業化的階段,也就是說不智能。它們的運作都依賴于內部的微型電腦,對合理量難有把握。比如說洗衣機針對衣物到底該采取何種洗滌方式缺乏主動、明確的判斷,電飯煲對水量和時間的要求也沒有清晰的提示。這些問題都需要人通過經驗展開判斷。再打一個比方,車鑰匙與汽車之間是基于功能的物理連接,是本地連接,沒有基于云端的互聯互通,車鑰匙丟失,無論是配或者換都需要高額的成本。
不僅僅是這些問題,手機也無法連接這些設備,即使能連接,也是只能通過Wi-Fi進行控制。這種控制其實還是非常松散、模糊的而且不夠深入的。目前之所以說大部分的智能家居、智能硬件都是噱頭,也正是如此。某個角度來看,日常生活中,家用電器、家用電路、汽車等一系列的設備就是一個個的硬件孤島,缺乏互聯互通,而且需要用高額成本維護,這種低效運轉的模式,不僅僅是在家庭,在很多行業都普遍存在。
這些問題的核心原因其實都在于當前通過手機連接Wi-Fi再連接萬事萬物的方式還不夠成熟,也就是說,智能手機為計算中心的方式穿不透物聯網的屏障,本質來講,物聯網的事情應該交給物聯網來完成。
產業鏈還需全面融合,系統芯片硬件樣樣不可少
事實上,智能手機發展十年的過程中,作為計算中心連接一切的進程已經到了關鍵的突破口——智能手機無論是計算能力還是承載能力都無法推動萬物互聯的到來,唯有掌握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操作系統以及物聯網芯片、智能手機乃至物聯網硬件之間的抱團整合,才可讓IoT,也就是Internet of Things的連接快速到來。
1、系統軟件的賦能
今天的物聯網產業鏈中,真正最缺乏的是物聯網操作系統。這種操作系統需要能夠在不同的硬件之間實現互聯互通,而非一臺手機、一個Wi-Fi就完成對家庭電器或者是互聯網汽車的控制。也就是說,萬物都需要操作系統,在系統底層拋棄過去的微機程序的方式,而是從系統層面上展開整合。
你去看國際廠商就會發現,谷歌和蘋果已經在智能家居領域展開了自家的整合,而三星物聯網戰略的核心是Tizen系統,按照三星的規劃,基于Tizen系統實現連接一切的物聯網的愿景。Tizen系統從通用的軟件平臺打造成一個連接一切的平臺,2022年超250億智能硬件將實現互聯網互通。
而在國內來看,目前在物聯網系統層面上相對領先的僅有阿里的YunOS和華為的Liteos輕量級操作系統。YunOS早已經不再僅僅只是一個手機操作系統,三星在Tizen上的戰略幾乎就是阿里在YunOS 上的翻版。在今年的MWCS 2016上,YunOS通過龐大的六個展區展出了阿里在物聯網領域的布局——YunOS for Phone、Car、Wear、Home、Work以及YunOS系統能力。今年的規模也更大,展出的生態、產品更齊全。
這種系統級的產品并非在某一個領域的挖掘,而是針對全生態的整合深度布局。YunOS在系統軟件上能力正在給上汽汽車、海爾這類廠商提供系統層面的支持。在涉及工作、娛樂、生活等方方面面,也逐漸深入滲透。和這些廠商進行連接滲透,其核心競爭力正是阿里云在大數據、云計算領域的優勢。也就是說,阿里云的大數據、云計算實力是今天YunOS在物聯網領域展開連接的主心骨。
2、通信企業的開發
物聯網世界的到來離不開通信企業的支持。今天的三大運營商都在4.5G、5G這個領域展開鉆研,以求4.5G、5G能夠盡快商用。事實上,現在的4G網速對于滿足物聯網連接來說,還是差了很大一截,數據吞吐量和速度都遠遠達不到要求,但是5G速率更快,時延更短,支持接入網絡更多、密度更大,可靠性更高。物聯網在今天之所以還僅僅只是前夜,正是因為5G還未商用。所以說,物聯網世界想要真正到來,還是需要移動、聯通、電信這三大運營商的支撐。
5G網絡也還只是一個方面。芯片廠商的支持同樣必不可少。愛立信、華為、高通、諾基亞這樣的通信技術解決方案提供商,也必須要開發出相應的產品方案,才能夠讓5G能夠順暢跑起來,尤其是在硬件上跑起來。等到5G網絡真正商用時,可能物聯網時代也就要真正來臨。
3、芯片廠商的配合
物聯網的推行還需要芯片廠商的配合。物聯網數據的整合計算需要大數據、云計算及操作系統能力在背后作為支撐。阿里巴巴集團OS事業群總裁張春暉的在這次MWCS 2016上就談到 ,YunOS整合了阿里巴巴大數據、云計算及操作系統能力,注入到物聯網各行各業的芯片中,為萬物互聯提供了底層能力和基礎設施。
有意思的是,這一次YunOS系統能力也作為一個展館,被單列出來。其中浩思智慧正是基于YunOS研發了YoC智能家居芯片。芯片層級的滲透,其實也是在說明系統廠商還需要倒過來整合芯片廠商,切實尋找合作伙伴,通過軟件倒推硬件、芯片廠商,利用自己的影響力逐漸做到全產業鏈的垂直整合。而三星這樣的廠商也提供端到端的硬件解決方案,通過系統級芯片ARTIK支持物聯網。
4、終端廠商的支持
物聯網的融合還需要終端廠商的支持。你去看現在的小米、360,這都是正在通過布局終端、硬件的方式為物聯網的到來打好基礎。小米、360的智能家居產品一款接著一款,小米甚至還直接構建起生態鏈企業。一系列生態鏈企業的建立,以及今年米家的獨立,正是企圖在物聯網前夜通過布局硬件終端的方式獲取和上游廠商之間的博弈能力。
沒有終端廠商的支持,物聯網系統做的再好,也是空中樓閣。也正是這一原因,你會看到三星拼命在自家的智能電視、智能冰箱、照相機甚至是打印機等其他的設備中采用了Tizen系統。而YunOS則是通過和上汽汽車、海爾云廚、TCL等一系列汽車廠商、家電廠商之間的合作,悄然把自家的物聯網布局打開。
甚至可以這么說,終端廠商的支持,將會成為一款物聯網系統成敗的關鍵。今天的YunOS就像是當年的安卓,通過開放的姿態連接更多終端企業參與其中,而三星就像是當年的蘋果,通過自家硬件、軟件、系統的融合構建一個更為封閉的生態。無論是哪一個路徑其實都是有一個目的,那就是更好、更廣泛地推動物聯網時代的快速到來。
寫在最后:
今年的MWCS 2016其實也是物聯網大聯合初見端倪,展會中凸顯了產業協作的價值。坦率來說,物聯網目前在短期內很難看到盈利,至少在3年左右的時間內都很難看到明晰的成果。尤其是在5G技術還不能投入商用的情況下,更是不甚明朗。
但正是不甚明朗,這就需要所有具備實力的廠商去展開投入才能逐漸砸出市場前景。正如一群正處在山洞里的野人,他們需要明確分工,有人打著火把,有人攜帶干糧,共同前行走出山洞,才能看見天空。可以明確的是,平臺型企業如果不參與,物聯網的世界很難刺激出產業規模的。大企業的參加,能把市場風險攤薄,也能夠推動產品和業務優化,從而帶動產業鏈前進。
從遠景來看,物聯網時代的來臨不能期望一兩家公司打通上下游,它依賴系統、軟件、硬件、芯片、終端企業的共同創新。產業內部甚至還要不斷推動相關政策、法律乃至產業鏈的全面優化。唯有如此,才能讓物聯網的世界隨之來臨。
作者:深幾度,微信號:852405518,微信公眾號“深幾度”,轉載請保留版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