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d之父,拯救理想,也拯救谷歌
谷歌眼鏡一度陷入低潮,但是重生的消息一直不斷,最新的重磅信息是,iPod之父托尼·法德爾(TonyFadell)將接手,肩負起復興這個偉大創意的任務。值得注意的是,法德爾是自己要求接手谷歌眼鏡而非被指派,其原因用他的話說是這樣,“我記得我們當初在做iPod和iPhone產品時的情況。我認為這與那些情況相比都是同等重要,但是,這還需要時間才能走上正軌。”
法德爾作為在智能硬件領域光環無數的人,做出這樣的決定絕不是一時興起,作為一個萬眾矚目的創意項目,谷歌眼鏡的生或死都牽動著無數人的心,法德爾壓上自己的名聲去拯救,勇氣一定是要有的,但此舉這也是基于他多年的直覺和自信,從他的采訪對話中,可以看出支撐他做出此舉的兩個關鍵點,一是方向,二是路徑。
什么是方向?科幻電影就代表著方向,在科幻電影中,人們可以不拘泥于現實幻想出一個能解決我們日常問題的機器來,智能手機的原型也在多年前的科幻電影中出現,而通過眼鏡直接把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連接在一起的場景也比比皆是,將虛擬投射到現實,將現實記錄到虛擬,這樣的形態一定是從眼睛出發,即便最終形態不是眼鏡,也是跟眼睛息息相關的東西,所以這個大方向是沒問題的。
谷歌眼鏡前期失利的核心在于路徑。在當前這個階段,眼鏡能解決的痛點問題不多,即便有也是在某個特定場景中才有價值(比如現在谷歌眼鏡想積極發展的行業用途),因此,想要人們為了某個場景而一直戴眼鏡確實很難。但是沒人戴眼鏡,沒有終端,又難以促進這個行業的應用創新,這就變成死循環。
其實,手表也有同樣的問題,當前階段同樣沒啥特別用途,但蘋果手表的銷售遠遠強于谷歌眼鏡,為啥?因為手表這個形態的命運會好些,戴個手表總沒單獨戴個眼鏡那么突兀,買個表沒啥用也可以看看時間,而且表本身就是時尚產物。所以,只要有人愿意為科技為時尚買單,戴手表的人多了起來,圍繞手表的應用創新就會應育而生,這樣的正反饋將促進一個行業的發展。
所以,法德爾要拯救谷歌眼鏡,必須要解開終端和應用的結。在他的面前,有兩條路,一是豐富應用,讓專業的人先用起來,在特定的場景里解放雙手,這條路已經是谷歌在做的;二是改造硬件,讓谷歌眼鏡成為容易讓人接受的時尚產品,讓終端覆蓋下去,再不斷的促進應用的生態,一如當年iPod和iPhone。我想后者才是法德爾的價值所在。
從基因論的角度說,谷歌的優勢一直在軟件層面和創意層面,其工程師文化,確實難以產出一款熱賣的消費級硬件,Nexus手機看上去也是相貌平平,技術真心牛逼的自動駕駛車,也是拼湊改裝,整一個工程師的感覺,他們要改裝的是車的大腦而不是外表。但在商業上成功的硬件,首先必須是讓人覺得這硬件就值錢的東西,無論是iPod還是iPhone,概念并不首創,但硬件產品就是讓人愿意花比同類產品貴不少的錢。作為谷歌里難得的有參與過iPod、iPhone以及Nest這些頂級智能硬件設計的人,法德爾是改造谷歌眼鏡的不二人選,在Nest被收購一年多以后,跳出來扮演拯救者的角色,是非常智慧,也是非常自信的抉擇,一戰成功他將永留青史。
而谷歌也太需要一次成功,證明一次它能將非凡創意轉變成商業產品。雖然谷歌仍然是神一般的地位,但是除了原有搜索、地圖、操作系統等優勢領域以外,近幾年興起的社交、即時通信、O2O等都與之無緣,Google Reader、Google+、Google talk和Helpouts等產品都黯然隱退,其賴以生存的搜索廣告業務發展也明顯放緩,而投入巨資倍受粉絲追捧的那些閃耀著智慧的諸多創意,Project Ara、無人駕駛車、智能機器人等,卻遲遲未能成為有商業價值的產品,這種壓力對于谷歌是巨大的。這些創意的成敗,將影響到谷歌天馬行空的創新理想還要不要堅持,影響到谷歌的未來優勢還具不具備,影響到谷歌還能不能重煥活力。
如果法德爾能臨危受命,帶領谷歌眼鏡走出陰影,將開辟出一條創意產品化的路徑,讓谷歌擺脫出目前的創新困境,找到原有優勢領域之外的方向,也讓谷歌得以證明GoogleX的錢值得投,讓創意能得以持續而不是被中止。那這樣,法德爾將成為第二位幫助谷歌關鍵轉型的外人,第一位是安迪魯賓,05年谷歌收購Android后,讓谷歌奠定了其在移動互聯網不可動搖的地位。
所以,給iPod、Nest賦予過極致簡潔優雅靈魂的法德爾,他不只是在拯救谷歌眼鏡,也是在拯救我們對于谷歌這面旗幟的信心,更是在拯救谷歌。他會給谷歌眼鏡帶來怎樣的神來之筆?拭目以待吧。
文/東言東語 ?公眾號:dongyandongyu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