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戀網站三大怪,攪亂一池春水
文/路北(多金網主編 微信公眾號lubei2014運營者)
上世紀90年代,《我愛我家》火遍大江南北,影響力絲毫不亞于后來的《武林外傳》。在劇中,賈志新擠兌鄭艷紅,說“大齡單身女青年是社會不安定因素”,這句話一直被老一輩津津樂道,用來勸誡大齡單身男女要對自己的婚事上心。
多年過去,大齡單身男女問題并未緩解反而越加嚴重,應運而生的百合網、世紀佳緣、有緣網等婚戀網站,為解決剩男剩女問題提供了一個絕佳的網絡平臺。
就解決婚姻大事這一點來說,婚戀網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也正因此,婚戀網站出現的怪象,也關乎著億萬注冊了婚戀網站的單身男女的終身幸福。
用戶基數大:單身狗趨之若鶩的法寶?
對于婚戀網站注冊用戶來說,用戶基數大就意味著自己解決單身問題的可能性就會大。所以,當有一家網站在極力宣稱有“一億九千八百三十六萬”來任你挑選時,脫單似乎已經如探囊取物一般唾手可得。
但有著“一億九千八百三十六萬”用戶基數的有緣網,近日卻被爆出了用戶數造假的丑聞。筆者試著注冊了一下,發現用戶可以通過郵箱和手機號注冊并登陸,除了性別無法修改之外,其他信息都是可以更改的。這樣不僅容易造成用戶信息虛假,也給一人多賬號留下了空間。在進行相親對象搜索時,會出現同一個人在不同頁面多次出現的情況,而且這樣的情況還并不少,而不同賬號使用同一張頭像的現象更是比比皆是。
試問,誰敢對一個充斥著虛假賬號的網站托付終身?
機器人“調情”:一場看似穩賺不賠的交易
屋漏偏逢連夜雨,有緣網在用戶數遭質疑的同時,還被爆出用機器人“釣魚”事件。不少用戶指責有緣網,稱在付費查看與回復站內信之后,對方竟玩起了躲貓貓。
通過梳理這些信息可以發現,有緣網“吸引”用戶付費的方法很簡單:
在注冊成功后的1-2分鐘內,就會迅速的收到其他用戶發來的站內信,如果要查看更多的站內信就必須得付費,而付費成功后這些發站內信的用戶就進入“失聯”狀態。
在整套流程完成后,會產生這樣的效果:
首先付費用戶數量能快速上漲,可以為企業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其次,付費用戶即使知道上了機器人的當,還是有很大可能會繼續使用,畢竟自己已經付了會員費。這一部分人群能夠帶來活躍度,為盤活整個平臺提供可能性;最后一點,也是益處最大的一點:盈利能力+用戶活躍度=投資方更多的投資。
如果沒有這些負面新聞,高活躍度一定是大眾喜聞樂見的,可惜有緣網沒有算到的是,受騙用戶的反抗所帶來的輿論危機會對企業品牌造成危害。
虛假實名制:相親不是淘寶買家秀和賣家秀
經常能在網上看到網友曬關于淘寶買家秀和賣家秀的帖子,每次看到都會啼笑皆非。想必這些買家在拿到寶貝后,一定會懷疑人生:淘寶賣家po的照片很漂亮,自己手上的是什么鬼?是不是打開的方式不對?
同樣的情況在整個婚戀網站中也普遍存在,情況甚至更糟:不少用戶個人主頁上的照片與真人相差太大,不僅是顏值和年齡,有的用戶甚至借虛假或者形同虛設的實名制認證來騙取對方的信任,導致騙財騙色的情況循環上演。
實際上,婚戀網站和其他弱人際關系網站一樣都會存在實名制認證的困境。而且即使是實名制認證運用較早的美國,也無法根治這種實名制認證無效的頑疾。所以哪怕有名如Facebook能做到的也只是用“一經發現,立即關閉賬戶”來查處使用化名的用戶。
調侃一下:對于國內的婚戀網站來說,除了身份證實名認證之外,不妨來個“素顏以對”,個人主頁頭像只能拍身份證證件照。期待少了,失望自然就少了。
在社會學當中,有“陌生人社會”這樣一個概念:互不信任會增加社會運行的成本,也會使人的情緒變得負面。 對于婚戀網站這類弱人際關系平臺來說,任何導致用戶不信任感增強的因素都應該得到重視。否則婚戀網站“小陌生人社會”一旦形成,用戶與用戶之間,用戶與平臺之間就會出現信任隔閡,企業期盼的用戶增長和盈利只能成為美麗的“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