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剛去開創2號店了,1號店會怎么走
從今年年初開始,于剛離職的傳聞就不絕于耳,沸沸揚揚傳了好久,最終在7月14日晚間由沃爾瑪對外宣布了1號店創始人于剛、劉峻嶺離職的消息。雖然有消息稱于剛、劉峻嶺是清空股份計劃從事醫藥電商方面再創業,但依舊掩蓋不了無奈和心酸,就像網友們說的,這場離職更像是于剛、劉峻嶺被炒了魷魚。
一號店創始人為何走到今天這步?
回顧1號店的發展史,前期勢頭迅猛,于剛作為1號店聯合創始人,曾是戴爾全球采購副總裁以及亞馬遜全球供應鏈副總裁,憑借于剛的豐富的經驗和資源,1號店的供應鏈較強,并且積累了很好的用戶口碑。前期的1號店很有希望能躋身國內電商平臺前列,可是為什么發展到如今不但沒有與國內其他電商巨頭比肩,而且連創始人也喪失了控制權黯然退出?
首先,主要原因還是對融資把控不周全,最終做了別人的棋子
1號店從2008年創立,到后面一段時間發展迅猛,那時國內還沒有出現一家做的相對成熟的B2C類電商平臺,1號店的出現無疑為當時的電商市場注入了新血液。但是2009年的時候受金融危機影響,1號店資金短缺,困境中將公司80%的股份以8000萬讓給了平安集團。據說當時平安是想全資收購的,以此就能看出平安投資方對1號店的野心。后來業務發展和業績未達平安預期效果,2011年平安才將20%的股份出售給沃爾瑪,隨即又出售給沃爾瑪50%的股份。沃爾瑪當時的目的是想全資控股1號店,這從此前對京東的全資控股的意圖就能明顯看出。但是困境中的1號店創始團隊當時基本已經喪失主權,只能任大部分的股份被平安轉讓。
所以說從2010年8000萬讓出80%股權給平安開始,1號店就一步步掉進了坑里,最終淪為了投資方的獵物。平安集團和沃爾瑪對1號店的投資完全是奔著控制權去的,危機之下的1號店從獲平安集團投資開始就踏上了不歸路,以后想要回頭已是不可能。
其次,1號店與沃爾瑪經營理念相悖加速了沃爾瑪的完全控股步伐
1號店在營銷推廣戰略上的比較失敗,一直在燒錢擴張市場,未見實際有利于長期發展的戰略和部署,這導致了它業績低下。沃爾瑪是傳統?零售起家,對業績很重視,而1號店卻遠遠未能達到大股東沃爾瑪的預期效果。1號店與沃爾瑪之間存在很大分歧,可能早就貌合神離了。據悉,目前在國內市場中1號店所占的電商市場份額僅占1.4%左右,去年1號店的市場投放費用為10億元,高額的營銷費用令1號店陷入虧損。因此沃爾瑪很可能是因為1號店目前的業績拖垮、延緩了其在國內的布局計劃,才加緊對1號店的控股行動。
另外,個人認為這與兩位創始人的非互聯網背景也有一定的關系
雖然于剛、劉峻嶺都曾是全球知名企業的高管,但是在互聯網時代的沖擊下,他們的非互聯網背景、互聯網式運營不擅長及缺乏危機意識也是一個很大的痛點。比起其他電商巨頭,1號店的營銷顯然太弱,別的電商平臺都在擴大品類布局,一號店卻逐漸消失在觀眾視野。當下時代變化快速,1號店的發展和布局卻相對緩慢局限。也難怪野心勃勃的沃爾瑪會加速控權布局和行動。
沃爾瑪為何對1號店控股勢在必得?
沃爾瑪是世界第一大零售企業,是美國第二大線上零售企業,僅次于亞馬遜。但是據了解,在美國,沃爾瑪線上業務只有亞馬遜的七分之一。美國消費市場的疲軟,及亞馬遜的居高不下,激發了沃爾瑪在中國的野心。
但是在中國,沃爾瑪雖在華扎根多年,主要業務還是集中在線下零售店,其線上網店普遍不見大的成效,比如山姆、上海的電商總部等。如今面對電商沖擊,沃爾瑪的電商布局顯然要作為重點了,其意圖全資控股1號店主要目的也是想開展自己進軍中國電子商務的戰略。
另外,由于外資進入大陸電商的政策限制,沃爾瑪自己的電商業務在擴展和布局上有一定的限制,因此沃爾瑪也急需要1號店這樣的平臺來承載自己進軍中國電商市場的野心。
沃爾瑪化后的1號店會怎么走?
此次事件之后,沃爾瑪應該會在實現對1號店的絕對控權。很多人士猜測,隨著于剛和劉峻嶺離開,1號店的股權結構可能會發生改變,沃爾瑪電商業務很可能會與1號店整合。
在1號店創始人離職的公告中,沃爾瑪提及還在尋找合適的繼任者。但是之前有消息稱沃爾瑪全球高管在召集1號店高層開會,現場宣布離職消息時表示,于剛和劉峻嶺的職務分別暫時由1號店的財務副總裁和人事副總裁擔任。值得注意的是在2012年11月初,1號店就曾發生過高管層的變動,當時是來自沃爾瑪電子商務的兩名高管空降1號店,戴青被任命為人力資源副總裁,宋侑文被任命為財務副總裁。由此可見,繼任者很大可能是沃爾瑪全球高管,可見沃爾瑪對一號店絕對控權的可能性極大。而至于業務上的整合,應該也是必然的,所以很可能不久之后的1號店可能也要換名字了,至于可能會叫什么,大家可以大開腦洞了。
結語:
一旦沃爾瑪與1號店整合后,雖然短期內可能對國內整個電商行業的影響不會很大,但是潛在威脅很大,國內電商們需要警惕,沃爾瑪要躋身成為國內電商巨頭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另外,1號店的事例也希望能警示到其他企業,在融資過程中一定要放眼長期發展,對巨頭們的投資還是要看清其真正目的,以免淪為巨頭們業務布局戰略中的棋子,最后喪失了自己本來的價值。
最后,就期待于剛、劉峻嶺開創出2號店吧。
本文為百略網(ibailve.com)旗下自媒體“科技評說”(微信ID:kejips)原創,首發于百略網(微信公眾號:wwwbailve),轉載請注明作者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