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5大科技巨頭之間的戰爭看平臺型公司必守的9大領域(軟件+硬件)
如果你是一個時刻關注科技新聞的人,你會發現近幾年來互聯網的科技新聞有很大一部分是圍繞著這幾家公司展開的:蘋果、Google、Facebook、Amazon以及微軟,其中前四家是Google 董事長?Eric Schmidt?稱之為當今的“
\n四大天王(平臺)”。
這些巨頭在很多領域既競爭又合作,各自都有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用Schmidt 的話說,就是Google 獨擋搜索、蘋果設計著設備、Amazon 占據著電子商務,而Facebook 引領著社交。盡管他沒有對微軟做出定義(因為他已經將微軟踢出這4大平臺),我們暫且將它定義為統領 PC。
但隨著時間的遷移,這幾大巨頭已經不再滿足于固守自己的那一塊領地,紛紛開始向各個方向擴張,以充實自己的版圖,布局未來。而這種演變趨勢越發朝著軟硬(軟件+硬件)整合的方向發展,
\nWired 用一幅圖對這9大領域進行了總結,分別是:
\n*智能手機
\n
*平板電腦
*社交
*搜索
*地圖
*視頻(電視+電影)
*音樂
*出版
*云服務
從上圖中我們可以看出,Google 幾乎涉及到了這9大領域的所有部分,處于中心位置。而搜索、地圖、視頻以及云服務可以說是其核心競爭力,而Android 系統使其在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上都具有非常大的優勢。蘋果除了搜索和社交未觸及外(蘋果曾做過音樂社交Ping,但是今年已
\n正式關閉。如果我們將Siri 作為其未來的搜索了話,那么也可以說蘋果均已涉及),其它領域都是其目前的重點,其中平板、智能手機、音樂以及出版是其核心,而地圖很有可能成為蘋果未來最為重要的領域之一,這從 iOS 6中去掉Google 地圖轉而采用自家地圖的決心可以看出。
而從電子商務起家的 Amazon ,如今出現在人們眼前的已經不僅僅是一家電商,更是一家科技巨頭。其中云服務、出版和音樂已經成為其核心,同時通過 Kindle 閱讀器進軍平板,通過與
\n諾基亞的合作很可能會觸及地圖,現在還傳言很快會推出自家
\n智能手機。在搜索方面,盡管沒有面向大眾的全搜索,不過Amazon 的電子商務本身就是一個搜索引擎。而微軟,除了出版領域未涉及外,其它領域像平板和社交盡管來得有點遲,但是已經開始重金投資這些領域,特別是平板。
目前最單薄的可能要數Facebook,主要領域仍然還是社交,但是之前已經有
\n消息稱Facebook 將推出自己的手機,雖然后來扎克伯格進行了否認,但是強調了
\n移動體驗的重要性。每月
\n10億的活躍用戶量,讓其有了更多的擴展空間,而與蘋果的蜜月式合作,彌補了其在移動和硬件上的不足。
總體來看,軟件與硬件的整合已經成為一種非常明顯的趨勢,這從蘋果的成功以及Google、Amazon 和微軟的相繼介入可以看出。而如今軟件行業的繁榮很可能會在某種程度上促成硬件行業的復興,因為現在的電子產品其實已經不僅僅是簡單的硬件,而是復雜的軟件和特殊的硬件融合而成的產物。
Marc Andreessen 根據這一趨勢
\n總結道:“未來最成功的公司將把優秀的軟件鑲嵌在獨特的硬件上,達到渾然一體的效果。這種模式將出現在越來越多的領域,特點單一的硬件公司或者軟件公司則將難以在未來的市場上競爭。”而以上9大領域已成為這種模式成功不可缺少的因素,也是這些巨頭近年來紛紛進入這些領域的原因。
關于軟硬件整合性策略,可以參考這篇文章:
\n為什么整合性策略能在移動設備領域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