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經濟學家都討厭軟件專利?
軟件應該受到專利保護么?隨著軟件專利訴訟越來越多,這個問題越來越值得思考。越來越多的經濟學家給出的答案是“No”。著名經濟學家Gary Becker最近就針對此問題在博客中給出了理由。
“反對軟件專利申請的最主要原因就在于其普遍存在、代價高昂及其反生產性。”這個諾貝爾獎獲得者寫道,“軟件專利申請體系的專門化會限制會挫弱某些軟件開發及創新,但廢除它省下來的專利糾紛相關訴訟費用可不是補償經濟發展損失那樣簡單。”而且,Gary Becker補充道,“廢除軟件專利注冊有利于避免類似的專利之間發生訴訟,這對軟件開發創新是一種鼓勵。”近年來,這種情況正變得越來越普遍。
與Becker 主張相近的人大有人在。去年,另一個諾貝爾獎獲得者Eric Maskin在給紐約時報的信件中寫道,“軟件行業的發展具有高度的連貫性:整個行業是一步步前進的,每個產品都吸收了之前產品的長處。”Maskin警示道,如果這個鏈條中的一個環被注冊了專利,憑借高昂的專利許可費,專利所有者就會對軟件發展的持續進步造成障礙(至少會放慢其發展腳步)。
Maskin 總結道,“在一個高度持續創新的行業里,就如軟件行業一樣。比起拿專利限制軟件的使用,還是拋棄專利來得更好一點。”
Alex Tabarrok(經濟學家、Marginal Revolution 博客撰稿人)也主張廢除軟件專利申請,他在一段YouTube視頻中給出了觀點。
經濟學家們很難就某個問題達成一致。但鮮有哪個經濟學家認為軟件專利申請有什么裨益。“我未曾聽聞哪個經濟學家贊成軟件專利注冊。”來自George Mason大學Mercatus 中心的經濟學家 Eli Dourado這樣說。他還指出,“這可能是因為,軟件開發并非一個十分重要的專利領域,也沒有明顯的公眾參與價值。”
如果說在這個問題上經濟學家有一定爭議的話,那就是一些經濟學主張廢除某些類別的軟件專利,而另一此經濟學家主張對軟件專利注冊體系全盤廢除。例如,華盛頓大學經濟學家David Levine和Michele Boldrine就將軟件專利注冊稱為“最令人厭惡的、糟糕的知識產權形式。”如果我們知道他們寫了一本書叫做《反對知識壟斷》——主旨是呼吁廢除所有的專利——的話,恐怕也不足為奇吧。
對經濟學家的這些論點,專利立法人員們至今還不為所動。新近退休的專利法庭首席法官Paul Michel在被問到是否贊成廢除軟件專利注冊時,他給出了否定的答案。他還強調說,廢除軟件類專利對一般意義上的專利是不公平的,這在我們審理判專利訴訟容易做出不合理的決策。
UCLA法學教授Doug Lichtman表示,專門立法廢除軟件類專利“有些不合常規,它把專利體系一分為二了”。相反,法律學者們普遍認為應該對專利條款做出更多限定性、細節上的修定,針對性地解決軟件行業的問題。但許多經濟學家非此即比的主張都是有待商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