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駿推出類vine應用“玩拍”,稱instagram是移動應用榜樣 | 36氪
昨天陳士駿去了創新工場,同李開復聊了些社交網絡方面的東西。大家似乎對“下一家牛氣的社交網絡會是誰?”很有興趣,但是陳和李對這個問題都不怎么感冒。后來聊到是否會有一種新的媒體形式時,陳認為,現有的文字、圖片、聲音和視頻已經基本足夠,與其再去找出新的形式,不如幫助人們更好的利用現有的媒體。比如instagram,依然是圖片,但是普通人就用它可以很容易的拍出好看的照片,好用而且愛用,這就是它大獲成功的原因之一。
說到這,自然得提下vine,這款twitter旗下的六秒視頻應用,很有視頻版的insgtagram范兒。陳表示他們公司已經有了一款類似的產品,叫做玩拍,也是剛上線不久。試用了下,玩拍基本是比著vine的模子做的,只有很少幾個細節不太一樣:vine的綠色主調換成了玩拍的紅色,上下滑動時玩拍借鑒了instagram的頭像粘滯方式,支持分享到新浪微博和騰訊微博,每個視頻必須點擊才能播放,而vine則是緩沖完成后自動播放的。
視頻的消費成本很低,獲得的信息收益也很大,問題是生產成本也非常高。youtube上每秒鐘上傳的視頻長度可能有成百上千個小時,其中能看的可能也就幾十秒。解決這一問題有兩種思路,其一是從這些視頻中篩選出個性化內容呈現給用戶,不管是以編輯推薦還是社交推薦或者其他什么方式;其二是借助某些工具讓人們在生產內容時,可以自行剪輯優化內容,提高優質內容的比例,vine和玩拍走的就是這條路,youtube的另一位聯合創始人chad不久前也推出了一個視頻協作網站mixbit,目前還不清楚具體機制,但很可能也是借助社會化力量來優化視頻內容。
之后的對話中,陳談到youtube早期的故事,表示youtube并不是第一個想到ugc式視頻網站模式的公司,但是有三點youtube比其他同類網站做的都好,第一,youtube不用安裝任何插件就可以直接看視頻;第二,上傳視頻到youyube上后馬上開始轉碼,其他站點則還要等半天;第三,flash格式的視頻使得youtube上的內容很容易分享到其他網站上,促成了病毒式傳播。